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紫外烟气分析仪,需要从检测气体种类、量程范围、环境条件、性能要求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。以下是具体的选型建议:
一、明确检测需求
1、检测气体种类
(1)常见气体:分析仪通常用于检测SO₂、NOx(NO+NO₂),部分型号可扩展检测O₂、CO、CO₂、NH₃等。
(2)特殊气体:若需检测HCl、HF、VOCs等气体,需确认仪器是否支持或需要定制。
(3)多组分检测:优先选择支持多组分同时测量的仪器,避免重复采购。
2、量程范围
(1)低浓度检测:超低排放场景(如燃煤电厂、脱硫脱硝后)需选择低量程(如0-50mg/m³)且高灵敏度的仪器。
(2)高浓度检测:工业窑炉、水泥厂等高浓度烟气需选择宽量程(如0-5000mg/m³)仪器,注意量程是否可自动切换。
(3)量程匹配:根据工艺排放浓度选择合适量程,避免“大材小用”或超出检测上限。

二、适应环境条件
1、高温与粉尘
(1)若烟气温度高(>150℃)、粉尘多(如水泥厂、钢铁厂),需选择带烟尘过滤装置的仪器,或配备预处理系统(降温、除尘、除湿)。
(2)确认仪器是否具备耐高温探头或伴热管线,防止冷凝堵塞。
2、高湿度与腐蚀性气体
(1)潮湿环境(如垃圾焚烧厂)需选择防腐蚀材质(如不锈钢探头、PTFE管路)和除湿功能。
(2)腐蚀性气体(如HCl、Cl₂)需确认光学元件(透镜、光栅)是否耐腐蚀。
3、恶劣工况
(1)户外安装或防爆场景(如油库、化工园区)需选择防爆型仪器,并具备IP65以上防护等级。
(2)振动环境(如泵房、风机附近)需选择抗振性能好的仪器。
三、关注性能指标
1、检测原理与精度
(1)DOAS技术:差分吸收光谱技术(如紫外DOAS)能消除背景干扰,适合复杂烟气环境。
(2)精度与分辨率:根据环保标准选择精度(如SO₂检测限≤1mg/m³),分辨率越高越能反映微小波动。
2、响应速度与稳定性
(1)实时监测:需快速响应(如<5秒)的场景(如CEMS在线监测)应选择高频采样仪器。
(2)长期稳定性:工业现场需选择光源寿命长(如氘灯>1000小时)、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。
3、维护便捷性
(1)光学部件清洁:选择易于拆卸清洁的光学系统(如可更换透镜、自动吹扫功能)。
(2)校准周期:优先选择支持自动零点/量程校准的仪器,减少人工维护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技术可靠、经济实用的紫外烟气分析仪,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。